四千零六十六章 大家理想中的未来海军是什么样?-《军工科技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就像我们今天讨论的能源模块,它不仅仅是动力系统的升级,更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。

    想象一下,当每艘舰艇都成为一个智能节点,通过量子通信网络实时共享战场态势,从航母到潜艇,从舰载机到无人作战单元,所有装备都能在‘能源大脑’的调度下协同运作。

    敌人的任何动向,都逃不过分布式传感器网络的眼睛;任何威胁,都能在毫秒级的响应中被化解。”

    听完李建明的话,陈司长合上成本核算手册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道:“从战略层面看,我认为未来海军必须是国家利益的‘移动边疆’。

    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演变,海上交通线的安全至关重要。

    我们的舰艇不能再局限于近海防御,而要具备‘远海存在、全球到达’的能力。

    这就要求装备不仅要有强大的作战性能,更要兼顾经济性和可持续性。

    小吴他们的能源模块恰好提供了这种可能,更低的能耗、更长的续航、更灵活的改造升级,让我们的舰队能够像候鸟一样,在世界各大洋自由翱翔。”

    程海峰转动着手中的相变材料样本,若有所思地说:“我关注的是技术带来的战术革新。

    当激光武器、电磁轨道炮成为标配,当无人舰艇和水下潜航器组成蜂群作战单元,未来海战将彻底颠覆传统模式。

    在这种背景下,海军的定位应该是‘技术驱动的变革者’。

    我们不仅要适应变革,更要引领变革。就像今天讨论的热管理技术,看似是个小问题,却可能决定着整个武器系统的成败。

    未来的海军工程师,必须具备跨学科、跨领域的创新能力,在材料科学、人工智能、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不断探索。”

    待三人说完后,众人点了点头纷纷议论起来。

    而一直作者没有说话的汪良工呢。则是停下自己手中的笔,然后看着在座众人开口说道:“从装备发展的角度,我认为未来海军应该是‘模块化、可重构’的作战集群。

    就像我们的能源模块一样,未来的舰艇、飞机、甚至武器系统,都应该采用标准化接口和通用化设计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,可以快速组合出最优化的作战单元。
    第(2/3)页